HPLC测定消肿止痛散中大黄素的含量 |
发布时间:2011-08-20 信息来源:admin 发布人:admin 点击次数:3027 |
消肿止痛散是湘西自治州民族中医院的院内制剂,由 大黄、黄柏、归尾、三百棒、懒篱笆等14味中药和民族药组 成,是我院骨伤科治疗跌打损伤性疾病的一种自制外用散 剂,经多年临床应用,该制剂具有活血祛瘀,消肿止痛之功 效,对各种扭伤、外伤肿痛等软组织损伤所引起的局部肿 胀疼痛有明显的疗效。该制剂现有质量控制标准中没有 定量控制指标。为更好地控制该制剂的内在质量,保证临 床疗效的稳定性,本文以该制剂中君药大黄的主要成分大 黄素为含量测定指标,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大黄中的大黄素进行含量测定,建立了消肿止痛散的质量控制标准, 现报道如下. 1 实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与试剂:Waters高效液相色谱系统,Wa— terx2487紫外检测器;大黄素标准品(中国食品药品生物制 品检定所);消肿止痛散(批号20071011,20071218,本院 制剂室提供);甲醇为色谱纯,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。 1.2 方法 1.2 1 色谱条件:伊特利一C18色谱柱(200mm ×4. 6mm,5psn);流动相:甲醇一0 1%磷酸溶液(8o:20);流速 为1 0ml/min,检测波长为430nm;柱温:室温;进样量: 10 L。 1 2 2 标准品溶液的配制:精密称取干燥至恒温的大黄 素标准品适量置50 ml容量瓶中,加甲醇制成含大黄素 14 8飕/ml的标准品储备液,备用。 1.2.3 样品溶液的配备⋯ :精密称取消肿止痛散约0.5g,置具塞三角瓶中,精密加入甲醇20ml,密塞,称定重量,超 声处理30 min,放置到室温,称定重量,用甲醇补足减失重 量,离心分离,取上清液以微孔滤膜(0.45/an)滤过,作为 样品溶液。 1.2.4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:按消肿止痛散的处方比 例及制备工艺制得缺大黄的阴性样品,按1.2.3项相同的 方法,制得阴性对照液。 1.2 5 标准曲线的绘制:精密量取标准品储备液(2.0.4 0、6.0.8.0、10.0)m1分别置10 ml量瓶中,加甲醇稀释至 刻度,摇匀,即成浓度为(2.96、5.92、8.88、11.84、14.8) ml的标准品溶液,按上述色谱条件进样10/~L,以浓度(C) 为纵坐标,峰面积(A)为横坐标,绘制标准曲线。 1.2 6 样品测定:精密吸取样品溶液10止注入检测器, 以峰面积按标准曲线计算即得。 2 结果 2.1 标准曲线结果:大黄素:A=40754C一4410,r=0. 9996,在2 96vdml一14.8 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 系。 2 2 精密度试验结果:精密吸取标准品储备液(14.8 m1)10 L,重复进样5次,分别测定大黄素的峰面积,结果 峰面积基本一致,RSD=0.56%(n=5),表明本法精密度 良好。 2 3 稳定性试验结果:精密吸取样品溶液(批号 20071218),室温放置,分别于0,2、4、6、8h各进样1次,共 测5次,大黄素峰面积的RSD=0.65%(n=5),表明样品 溶液在8h内稳定。 2.4 重复性试验:取同一批号样品(批号20071218)5份,精密称定。分别按1.2.3和1 2 6项下样品溶液的制备和 测定方法进行测定,结果大黄素峰面积的RSD=1.28%(n =5),表明本法重复性良好。 2 5 空白试验:取阴性对照品溶液,依上述色谱条件测 定。结果表明。其他成分对大黄素的测定无干扰。 2.6 回收率试验:采用加样回收法,取已知含量的消肿止 痛散(批号:20071218)5份,各约0.3g,精密称定,精密加 入一定量的标准品,分别按1.2.3和1.2.6项下样品溶液 的制备和测定方法进行测定,结果大黄素的平均回收率为 99.8%,RSD=0.2% n=5),结果表明本法具有良好的回 收率。回收试验结果见表1。 2.7 样品测定:按上述色谱条件对2批消肿止痛散样品 进行含量测定,结果见表2。 3 讨论 3.1 文献报道中药复方制剂大黄中大黄素测定有采用波 长254nm[ 和438 nml3 两种,由于本制剂组方中药味较 多,所含成分较复杂,通过预测验,确定检波长为430 nlTl,克服了其他成分的干扰,获得了满意的结果。 3.2 大黄中大黄素的提取方法较多¨J,本实验采用超声 振荡法提取,方法简单方便,提取效果好。 3.3 流动相的PH值对实验有较大影响l5J,因为蒽醌类化 合物呈现弱酸性,在酸性条件下蒽醌类化合物的分离得到 明显改善,经多种流动相试验选择,最后确定为甲醇一0.1磷酸(80:20),能避免干扰,使大黄素得到较好地分离。 3.4 消肿止痛散为中药复方制剂,成分较为复杂,采用高 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中大黄所含大黄素的含量,结果表明 方法简单,重复性好,可作为该制剂的质量控制方法。
以上资料 由上禾生物整理 仅供参考
声明:以上信息没有经过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评估和确认,来自互联网公开发表的文献,为科研参考文献,仅供参考。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