β-熊果苷arbutin的制备方法 |
发布时间:2021-07-24 信息来源:admin 发布人:admin 点击次数:938 |
熊果苷(arbutin,Arb),又名熊果素、熊果叶苷、熊果酚苷,其化学名称为对-羟基苯-β-D-吡喃葡萄糖苷,是一种白色针状结晶物质,易溶于热水、甲醇、乙醇及丙二醇、丙三醇的水溶液,不溶于乙醚、氯仿、石油醚等。熊果苷最初是从植物中提取的天然活性物质,1930年有报道在厚叶岩白菜的叶中含有熊果苷,以后相继在乌饭树、越橘、熊果和梨的树叶中发现熊果苷。熊果苷属氢醌苷化合物,有两种差向异构体,即α和β型。β-熊果苷易溶于热水、甲醇、乙醇及丙二醇、丙三醇的水溶液,不溶于乙醚、氯仿、石油醚等。β-熊果苷可以通过植物提取、植物细胞培养和人工合成3种方法来制备。早在1930年人们就已从植物中提取出了熊果苷,但从植物中提取单一有效成分技术复杂,成本很高。与植物提取相比,用植物组织培养获得熊果苷其效率要高得多。 稳定性[2]研究化妆品使用过程中酸碱性、人工汗液及表皮微生物对β-熊果苷稳定性的影响,结果表明,β-熊果苷在pH=5.2的磷酸缓冲液中静置72h后未有氢醌产生,但其可被人表皮微生物和β-葡萄糖苷酶水解为氢醌,且酸性环境和人工汗液可促进β-葡萄糖苷酶对β-熊果苷的水解,其中人工汗液促进作用更强。因此,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尽量避免这些不利因素,从而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。 研究了温度、酸碱度对β-熊果苷稳定性的影响,研究发现,β-熊果苷在高于50℃时会分解产生氢醌,在强酸强碱条件下亦会分解产生氢醌。采用红外光谱(IR)法测定了美白祛斑膏霜中β-熊果苷的稳定性,结果表明,含有β-熊果苷祛斑霜的小样可以在室温条件下避光保存约两年半不变质。 制备[3]
1)五乙酰葡萄糖酯(b)的制备 将50.0g无水葡萄糖、9.1g无水乙酸钠和250mL醋酸酐加入干燥的反应瓶中,置于沸水浴中,搅拌回流2h,加入1000mL水,降温至0℃,立即析出大量白色晶体,搅拌30min,抽滤得白色固体,再用水洗涤(250mL×2),抽干滤液,用250mL95%乙醇加热至溶解,然后在10℃下静置析晶,30min后抽滤,抽干滤液,滤饼55℃真空干燥2h,即得五乙酰葡萄糖酯。熔点:130~131℃。收率:65%~70%。液相条件:C18柱,乙腈-水(50:50),v=1.0mL/min,波长210nm,柱温40℃。 2)单乙酰对苯二酚(e)的制备 室温下将400mL2mol/L的NaOH水溶液充分搅拌,降至0℃,剧烈搅拌下,逐量加入对苯二酚66.0g,之后在0℃剧烈搅拌下,缓慢滴加40.0g醋酸酐,不久即产生白色颗粒状固体。反应1h后,用CHCl3萃取反应体系,合并有机相,水洗至中性。无水Na2SO4干燥,抽滤除去无机盐,滤液减压浓缩蒸除溶剂,所得固体用无水乙醇分步结晶,除去双乙酰对苯二酚,蒸干得到固体,熔点:61~62℃。收率:45%~50%。 3)五乙酰熊果苷(f)的制备 称量23.4g五乙酰葡萄糖酯和7.0g单乙酰对苯二酚,加到50mL的二氯甲烷中搅拌溶解。30℃下滴加适量三乙胺和三氟化硼乙醚溶液。TLC监测反应进程,反应到终点后加水100mL停止反应,倒入分液漏斗分出有机相,水洗(100mL×4),收集有机相,加无水硫酸镁干燥,抽滤除去无机盐,减压浓缩得到白色固体。加无水甲醇60℃溶解,然后室温静置结晶,立即有白色针状晶体析出。1h后抽滤,用甲醇洗涤滤饼(50mL×3),抽干滤液,将滤饼50℃真空干燥2h,即得五乙酰熊果苷。熔点:145~147℃。收率:78%~80%。薄层色谱条件:展开剂:V(石油醚):V(乙酸乙酯)=2:1,五乙酰熊果苷Rf=0.2,单乙酰Rf=0.7。 4)β-熊果苷(g)的制备 称量10.0g五乙酰熊果苷加入50mL无水甲醇中,加热至60℃得无色透明溶液,加入10mL0.2mol/L的甲醇钠甲醇溶液,60℃回流搅拌1.5h。然后蒸去甲醇得白色固体。用含水的乙酸乙酯500mL加热75℃溶解,然后在0℃下静置冷却,立即有白色针状晶体生成。析晶1h后,抽滤,60℃真空干燥2h,即得到熊果苷的白色针状结晶。熔点:199~202℃。经红外结构确认为β-熊果苷。收率:80%。 应用β-熊果苷在酸性条件下不稳定,易被水解,能够迅速渗入肌肤,有效地抑制皮肤中酪氨酸酶的活性,阻断黑色素的形成,从而减少皮肤色素沉积,祛除色斑和雀斑,无毒害性、刺激性、致敏性等副作用,同时还有润肤、愈创、杀菌和协同抗炎等作用,是目前国外流行的最安全有效的美白原料之一,也是二十一世纪最具竞争力的皮肤美白祛斑活性剂。除此之外,研究还发现β-熊果苷还具有多种药理活性作用,如利尿、抗菌,并与可待因(Codeine)具有等效的镇咳效果。 主要参考资料[1] 熊果苷的应用及检测研究进展 [2] 3种熊果苷的研究进展 [3] β-熊果苷合成工艺 |